Ai July 23, 2024

AI應用鬥智賽

推薦主題

更多新聞

News January 25, 2024

黃靖容 電池行業廠商

2023年3月底,台灣電池模組廠加百裕率先推出全台第一顆獲得國際第三方認證「碳標籤」的電動自行車電池,這永續經營企業的台灣之光,背後的功臣就不能不提負責帶領內部盤查的加百裕副總黃靖容!在加入父親一手打造的台灣三大電池模組廠後,這對父女就不斷共同推動永續發展的綠色產品設計之路,而黃靖容副總不遺餘力的展現她的卓越遠見與領導風采,帶領電動車電池製造,也將引領加百裕邁向永續未來!

中國政府已批准向韓國主要電池行業廠商出口球形石墨材料、石墨負極材料成品的申請。圖為石墨粉。(路透) 中國政府已批准向南韓 主要電池行業廠商出口球形石墨材料、石墨負極材料成品的申請。這讓嚴重依賴中國的南韓電池行業廠商終於鬆了一口氣。

韓聯社、環球時報14日報導,中方已於去年12月下旬批准向南韓鋼鐵巨頭POSCO(浦項制鐵)集團旗下電池材料生產子公司POSCO Future M出口鋰電池負極材料生產所需的球形石墨材料。該公司是南韓唯一一家正、負極材料全部涉足的二次電池材料龍頭企業。

中方還批准了向LG新能源、SK Innovation和三星SDI等南韓三大動力電池企業出口石墨負極材料成品。

報導援引供應鏈消息人士消息稱,雖然中國政府已加強對石墨物項的出口管制,但批准了包括韓企在內的一系列石墨出口許可證。因此,韓企自中國進口石墨中暫時沒有出現特別的問題。

根據中國商務部和海關總署12月1日實施的石墨物項出口管制新規,滿足以下特性的物項,未經許可不得出口。一是高純度(純度>99.9%)、高強度(抗折強度>30Mpa)、高密度(密度>1.73克/立方釐米)的人造石墨材料及其製品(參考海關商品編號:3801100030、3801909010、6815190020);二是天然鱗片石墨及其製品(包含球化石墨、膨脹石墨等)。(參考海關商品編號:2504101000、2504109100、3801901000、3801909010、3824999940、6815190020)。

據南韓產業通商資源部統計,南韓2022年進口價值約2.41億美元的人造和天然石墨,其中93.7%來自中國。

不僅是南韓,日本石油 天然氣金屬礦物資源機構資料顯示,日本約九成的石墨是從中國進口。業內人士此前向《日本經濟新聞》透露稱,日本企業也生產電動汽車電池,其中有一大半的石墨原材料是從中國進口的,當務之急是尋找新的採購物件。此外,美國和印度也都是中國石墨進口大國。

根據專業機構鑫欏資訊最新統計的2023年全球電池負極材料統計資料,2023年全球負極材料產量176.21萬噸,年增速為20%,其中,中國負極材料產量占比進一步提升至97.3%。出貨量方面,全球電池負極材料出貨量167.95萬噸,中國占比高達95%。 美國汽車產業的罷工行動遲未落幕,使遠在1萬多公里以外的南韓電池製造商備感緊張,憂心生產成本將因此大幅提高。

彭博資訊報導,南韓電池製造商LG新能源、SK On和三星SDI,與美國三大車廠通用、福特和Stellantis已攜手建立合資企業,在美國設立電動車電池工廠,投資規模高達約280億美元。這些工廠是美國聯合汽車工會(UAW)和三大車廠合約談判的癥結點,UAW希望這些廠房預計僱用的1.96萬人加入該工會。

SNE研究公司執行長金光朱(音譯)說,儘管南韓三大電池廠在UAW一個多月來的罷工行動中保持低調,但其實非常擔心UAW爭取的薪資大幅調升。他說,包括已宣布在美推動大規模投資計畫的零件業者,一些公司正重新考慮其投資計畫。

金光朱表示:「在美國經營工廠的成本已比其他地區高一倍左右,電池產業目前又氣氛不佳,電池價格正在下跌,電動車需求不如預期又推升庫存。」

UAW計劃讓這些電池工廠的員工加入工會,使業者對這些具轉型意義計畫的熱情減退。儘管美國人力成本高漲的問題由來已久,但業者即將獲得慷慨的政府補貼。拜登總統具指標意義的氣候法案,即通膨削減法(IRA),將為電池芯和電池包製造商提供數十億美元的獎勵,能源部也為福特和通用各自的合資事業合計提供117億美元的貸款。

儘管美國政府大力支持,南韓電池大廠的挑戰仍相當艱鉅。為了符合美國的電動車減稅資格,車廠和電池供應商必須降低對中國大陸低成本電池供應鏈的依賴。

UAW的要求可能使事情更複雜。自9月中旬以來,該工會已在美國特定廠房罷工,並威脅若談判未取得進展,將讓更多工廠停擺。UAW原本10月稍早打算對通用德州阿靈頓廠發動罷工,但在最後一刻作罷,因該工會認為已和通用談成協議,將把電池廠未來將聘僱的員工也納入勞資協議。

南韓瑞靖大學汽車學系教授朴哲萬(音譯)說,在特斯拉發動價格戰、和通用與福特暫緩部分電動車投資之際,南韓電池廠可能須重新思索是否要在美國蓋這麼多廠,「我們對IRA太樂觀,只考慮到減稅」。

【範例:user@company.com】

★ 若您是第一次使用會員資料庫,請先點選 美國正努力打造在地電池、電動車供應鏈,同時降低對中國企業的依賴,不過實務面顯然相當難,彭博社報導指出,中國企業正排隊投資南韓電池產業,持續參與電池供應鏈,還能享有 IRA 法案優惠。

過去四個月來中國企業及其南韓合作夥伴宣布投資約 5.1 萬億韓元(40 億美元),將在韓國建設五家新的電池工廠。南韓新萬金開發廳官員表示,有一個以上的地方政府正洽談更多計畫。

中國和南韓公司正透過南韓與美國的自由貿易協定,先在南韓製造電動車電池,之後應用於在美製造的電動車,也可以獲得美國的降低通膨法案(IRA)的稅收減免優惠。

上週中國寧波容百新能源就宣布,獲准在南韓設立電池工廠,可年生產 8 萬噸電池陰極原料三元前驅體(ternary precursors)。該公司表示,在南韓工廠製造的產品符合美國 IRA 法案中關鍵礦產相關要求,出口到歐美市場時可享有關稅優惠。

容百新能源南韓分公司負責人You Sang-yul 表示,南韓擁有大量的電池人才和龐大知識庫,選擇與之合作也是全球市場戰略一部分。

目前在全球電池和電池材料供應鏈中,很難忽略中國企業的存在,中企與許多南韓電池製造商包括 LG Energy Solution、三星 SDI 和 SK On 合作,製造陰極、陽極和前驅體,之後南韓電池商又是美國通用汽車、特斯拉和福斯汽車等車廠的合作夥伴。

因此就算美國拜登政府希望減少對中國企業的依賴,但以電池供應鏈還說相當困難,美國財政部發言人 Ashley Schapitl 表示,面對牽涉到國安的國內外供應鏈議題,將繼續評估和應對。

南韓電池工業協會 Lee Myung-kyu 也表示,在電池供應方面南韓與中國是相互需要的關係,但南韓電池商也認為,由於 IRA 法案,從中國進口陰極材料跟前驅體材料等有風險,如果將製造廠搬回南韓,就能有更穩定的供應鏈。

除容百新能源外,SK On 3 月宣布與中國公司成立合資企業,建設前驅體工廠;浙江華友鈷業也與 LG Chem 和 Posco Future M 成立合資企業;浦項鋼鐵 6 月也與中國中偉新材料達成協議,將共同建設鎳精煉廠。